牡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较高需求及美味,已成为欧洲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海产品之一,拥有取代家庭团聚“圣诞大餐”传统食材的巨大潜力。但“樱桃好吃树难栽”,牡蛎养殖期一般需要3-4年时间。第一年的死亡率可达到80%-90%,第二年的死亡率为10%-15%,而第三年接近成熟期的死亡率甚至高达30%-40%。从牡蛎开始养殖到进入市场销售,十成之九的高死亡率,是牡蛎销售价格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。目前,欧盟及其成员国是牡蛎养殖的重要产地,牡蛎养殖面临两大威胁:各类病毒侵袭和海洋环境污染。 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(FP7)提供300万欧元资助,总研发投入450万欧元,由欧盟7个成员国及联系国法国(总协调)、爱尔兰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荷兰、英国和以色列,水产养殖业跨学科科技人员组成的欧洲BIVALIFE研发团队。自2011年2月始,致力于牡蛎养殖业主要制约因素的研究,试图从根本上寻找到牡蛎养殖优质高产的创新型解决方案。 鉴于牡蛎作为双壳类无脊椎海洋生物、很难实施陆地动物养殖接种疫苗抗体的现实,BIVALIFE研发团队的研发创新活动主要聚焦于三大解决路径:1)耐抗病毒牡蛎品种的筛选优育;2)高效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开发;3)牡蛎养殖海洋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研究。截至目前,研发创新活动已取得积极进展。例如,已成功筛选出数10个耐抗病毒的牡蛎“优质高产”品种;针对牡蛎主要病原体研制开发出混合12种杀菌剂的高效药物;综合分析研究牡蛎养殖很难控制的多重海洋环境因素,如海水温度、盐碱度、酸性度和污染程度等,包括主要制约因素硝酸盐、农药、化肥及各种进入海洋的污染物。 (责任编辑:科技处) |